容易的“空天情”,不易的奋斗路
容易,2001级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博士。现就职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任我国载人运载火箭CZ-2F总设计师,国际宇航科学院通讯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首席技术专家。
矢志空天,书写激昂人生
从国防科大的本科学习,到清华大学博士毕业,再到航天一院的博士后交叉领域研究,丰富的求学经历使容易具备了多学科的知识背景和扎实的理论功底。学校里,她勤奋刻苦,学习、科研和学生工作都十分出彩;生活中,她热忱用心,在繁重的工作之外体会生活的柔缓细腻;工作中,她矢志航天,强烈的责任感使她胜任每项艰巨的任务。
清华博士毕业后,容易进入航天一院总体设计部进行博士后深造,出站后便留在总体设计部总体室工作。回忆工作历程,容易谈到:“哪个型号需要,我就去哪里,始终冲锋在型号攻关的前沿。”容易校友参与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交会对接、空间实验室、空间站任务,参加了自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以来的所有载人航天发射任务。
2013年,容易作为神舟十号任务火箭01指挥,很早就来到酒泉为将要执行的发射任务做准备。为了保持对任务的全面了解,在酒泉的40多天中,她白天要忙碌于火箭各个分系统的工作现场,晚上也时常工作到凌晨来把控技术状态。在发射现场大家总觉得瘦弱的容易有着非常顽强的干劲。她总说,任务圆满成功,付出再多也值得。2016年底,容易又参加了重型运载火箭攻关,并于2017年担任副总师,在她的带领和广大科研人员的团结奉献之下,目前重型运载火箭攻关已经基本完成。2020年底,容易调任载人运载火箭长征二号F火箭的总设计师,开启了逐梦航天的新征程。谈到现在的工作,容易深感肩上责任重大,工程人员要确保航天员的安全,将中国载人航天事业推进到领先世界的水平,向党和人民交出满意答卷。
回顾艰辛的求学工作历程,容易认为她人生重要的选择与国家的发展需要紧密关联,既然选定了就要走好,做到极致。从本科到博士,再到博后工作,一直到参与不同项目,走上总师岗位,容易参与了不同领域的研究和攻关任务,她矢志空天的理想不变,始终将个人发展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相结合。正如清华大学提出的“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台,干大事业”,青年学子当如容易校友一样,将个人成长与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在国家发展的历史长卷上书写自己的浓墨重彩。
严肃认真,践行航天精神
第一次出现在发射场,容易担负着火箭逃逸安控系统负责人的重任。逃逸系统是火箭整个飞行过程中,所有人最不希望工作的系统,但当紧急情况发生时,它却是航天员生命安全的唯一保障,因此对逃逸舱的工作可靠性要求极高,对地面人员分析判断能力要求也极高。
谈到载人航天时,容易感触很深。之前执行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任务时,她胸有成竹,在指挥发射任务时淡定自若,那是因为这两次任务没有航天员,但执行神舟九号载人航天发射任务时,即使再胸有成竹,但由于有航天员,她还是把心提到了嗓子眼。“载人航天,人命关天”这八个字承载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容易说:“看见航天员走进飞船里,心情非常不一样,火箭的飞行时间很短,其安全需靠我们平时的质量管理去保证。航天员坐在我们的火箭里面,让他安全准确地到达预定轨道,是我们每一个载人火箭团队人员的责任和使命。”
从始至终,航天人容易都铭记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基本要求“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用最大的努力和最谨慎的态度,细心守护着每一次来之不易的成功。
每次发射任务中,容易总随身携带笔记本,及时整理工作中的细节问题。这些对工作事务的详细记录和整理,不仅可以更好梳理工作思路,还能让接手工作的同事更快进入状态。她嘱咐我们:“用心做的事都不会白做,站在更加宏观的角度,自己总会受益。”及时总结的工作笔记,对某一型号而言,就是一个专业的指导手册。
容易在工作中重视策划和总结,强调策划这步一定要充分。她曾经担任了七年的总体室党支部(党总支)书记,她带领支部一百多人开展主题教育、学习实践,由于总是提前进行了细致安排,所以活动都进行得井井有条。她不再担任党支部书记时,给下一任支部书记留下一个记录详细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的工作手册。
“给大家留下点什么,这是你作为一个前任应该干的事情,如何在忙碌的工作中做到呢,就是你要提高工作效率。”做科研也是如此,我们能够在课题组里留下什么也就能够得到什么。
“科学求真,严谨务实”一直是清华所强调的育人目标,它已成为清华人的底色。
言传身教,润物细无声
在清华,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一位优秀的导师,不仅能够传承“严谨、勤奋、求实、创新”学风,让学子恪守学术道德和规范,更能着眼于“人格”的全面培养。回忆起导师王希麟老师时,容易由衷感恩王老师。容易博士期间的课题理论研究极强,而自己本科学习的课程多是航天基础课程,但她在王老师的鼓励和悉心指导下,没有选择放弃,通过刻苦努力的学习,终于补上短板,顺利博士毕业。
最令她感动的是导师对学生生活方面的照顾。一次,容易为准备实验用玻璃微珠而上网查询公交换乘路线,王老师看到后直接告诉她科研时间最重要,让她直接打车过去,老师给报销,还提供了许多建设性建议;容易结婚时,王老师刚做完手术不能参加,但依旧不忘送上祝福和礼物;她刚生孩子后,正遇甲型H1N1流感横行,王老师担心有流感传染给孩子,没有进屋看望,将买的营养品送到楼下就离开了。这一件件或许微不足道的小事,让她至今记忆犹新。
老师的言传身教也影响了容易带领团队时的工作作风。一次,在工作中她发现一位同事请假很多天,询问后才了解到同事的孩子感染了肺炎,病情危急。时值深夜,得此消息,容易立即在朋友圈中发了一条求助信息,在朋友的帮助下,及时联系到大夫和医院,最终成功控制住病情,孩子到现在也很健康。容易讲,当时并没考虑太多,只是设身处地想:如果是我自己的孩子生病了我会怎么办。好的团队,不仅仅是技术过硬的团队,更是一个具有人情味儿的团队。良好的团队氛围也使得她所带领的团队,有更多动力去攻关一个又一个的技术难题。
“航天人在工作中,对火箭的设计、生产、质量控制,所花费的心思,不亚于我们对孩子投入的关心。”容易及其同事又何尝不像家长一样,尽心倾情为神箭,在航天强国的追梦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实也更加自信。教育,不仅是对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对人格的构建。清华园里的良师益友给了容易深远影响。容易说,重要的是导师能否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春风化雨,从学习科研到工作生活,王老师对她的每一件事都关怀备至,薪火相传,走上领导岗位的她也做到了关心同事,以身作则。
矢志空天,容易用自己的人生选择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严肃认真,她的工作态度、科研精神值得我们借鉴。言传身教,她把在清华学到的带到团队建设中。容易以丰富的知识、扎实的功底做好工作科研,以将心比心的态度对待家人同事,践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精神。2021年6月17日、10月16日,长征二号F遥十二、遥十三运载火箭分别成功将载有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二号、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送入预定轨道,带着成功的喜悦,肩负着新的责任和使命,她和她的团队又将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航天事业永不止步,航天事业大有可为!
自强成就卓越,创新塑造未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会有越来越多自强的清华人成为航天人,以创新为矢志不渝的追求,永远保持奋进的姿态,努力开拓、发展新格局,更自信、更从容地续写新的清韵华章,以优异成绩迈向一个又一个五年!
来源|航院研团总支
编辑 | 安妮 赵姝婧
★
精
彩
回
顾
★
▼
▲在他的课上,苹果是“梯形”的?
▲筑梦之路!
▲2021年清华大学学生年度人物揭晓!
▲清华大学: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
你“在看”我吗